X 关闭
“斗笠下的脸,甜蜜又兴奋。编渔网、制船模、捏泥塑、拾海螺……我们踏着一道道风景向海而歌。山之韧,海之容,我们都是山海精神的传承人。”这是日照市山海天实验小学师生以渔民号子为基础编排的情景剧片段。他们用喜闻乐见的劳动教育形式厚植素养、精耕细作,传递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涵,成为日照市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生动缩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聚焦顶层设计,劳动教育新理念深入人心
据日照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潘明福介绍,日照市立足把准“劳动育人”价值取向,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劳动品质方面下足了功夫,将更新教育理念作为劳动教育的突破口,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开设“劳动教育大家谈”和“‘育’见日照之劳动教育篇”专栏,从教育干部和学校管理层的劳动教育思想入手,着力更新劳动观和育人观。
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观引领下,全市劳动教育工作顶层设计与具体工作推进有了方向与保障。日照市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保障机制等,全面推动学校转变劳动观念、创新教育方式。随后又印发《日照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试行)》,指导各区县、学校建立完善劳动教育清单,照“单”开展工作。
在全市上下营造重视劳动教育、提振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下,各学校也积极出实招、出真招、出硬招,全面更新劳动教育观念。东港区第一小学从体能、智能、技能多维度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以“一育”带“五育”的融合发展路径,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种子播在学生心中。
强化教研引领,品牌课程序列化渐呈格局
在岚山区岚山头小学,新建的“万葫兴海”长廊引起学生们极大的兴趣。长廊以“我要的不只是葫芦”为主题,实施葫芦画、葫芦雕刻、葫芦工艺品制作等劳动教育“耕海”特色课程。作为山东省首批省级劳动教育实验学校,该校先后开发形成渔网编织、贝壳画制作、渔船模型制作、渔民画、泥塑等60余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渔业劳动课程。其中,渔网编织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收录并在全国推广。
“劳动教育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阵地与深耕区。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我们就已经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中小学开设,并按每周1课时排入课表。市教育局每年还利用暑假组织中小学集中开展‘劳动教育周’实践活动,逐渐构建起知识、能力、品质、素养‘四位一体’的阶梯式课程体系。”该校校长崔久团介绍道。
除岚山区“耕海”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外,其他区县也相继通过开展“劳动教育+”模式,推动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等融合,逐渐形成“一区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劳动教育课程发展格局。
“如果说劳动教育课程有了成长的土壤,那么我们教研相长的举措则为提升劳动教育教学水平注入了不竭之水。”东港区教研室劳动教育教研员孙云翠说道。
日照市统整全域资源,积极配备市、县两级劳动教育教研员,着力构建市级劳动教育教研平台。东港区成立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共同体,配备专兼职教研员18名、劳动教师695名,年内开展教师专项指导培训和学科研讨16次;积极开展全区“同备同上一节课”,磨课研课256节,评选区级劳动教育优质课18节,开发木工、扎染、陶艺、非遗等校本课程120余门,形成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库。五莲县进一步完善区域“劳动+校本课程+实践+立德树人”的育人体系,组建全县劳动教师核心团队,通过学课标、研课标、讲示范课等活动,为劳动教育教师提供锻炼成长平台。
深度协同融合,育人成果新样态不断显现
在立足学校育人主阵地的同时,日照市打通课内外、校内外“围墙”,坚持将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有机纳入劳动教育中。围绕家务劳动、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等主题,多渠道、多形式创新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与活动,形成家校社资源同享、渠道机制互通的全域劳动教育实践育人“资源圈”。让学生体验社会是劳动教育的必修课。东港区探索实施“校园劳动规范化、家园劳动日常化、田园劳动多样化”多元多维实施路径,构建起“校园+家园+田园”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通过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引领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同时,依托科技馆、博物馆、红色研学基地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场馆资源,先后开设茶艺、扎染、剪纸等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五莲县邀请家长中的园艺、剪纸、汽修等行业的精英到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师资力量。
春雨无声满庭芳,协同育人结硕果。各区县、学校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劳动教育的同时,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成果多样化表达,让劳动教育成果展示做得有声有色。“去年,在垃圾分类比赛中,我得了小组第一名。今年,我们班的劳动主题是剥玉米和剥鹌鹑蛋,我是全班用时最短、剥得最干净的!”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滕晨宏兴奋地介绍着自己的劳动佳绩。现已连续举办3届的劳动技能大赛成为学生们每年最期盼的大展身手舞台,也成为学校劳动教育品牌的一张亮丽名片。
每年五一劳动节和金秋十月,日照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学生们兴奋地游走在田间地头,化身为“劳动小能手”,亲身体验收麦子、掰玉米、种花生、摘南瓜、采石榴,品尝耕种与丰收的喜悦。一幅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画卷在日照市徐徐铺开。
完善机制保障,劳动育人硬指标落地见实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教体局副局长马先艳在谈到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时强调:“辖区内中小学实施‘1+N’联动路径(即每所学校1处校内基地联动N处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这是我们全环境劳动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的有力保障。”东港区现已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基地42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59处,开展校内外劳动教育活动256次。莒县建设校外劳动基地15处,开展活动150余次。
近年来,日照市通过“内建外联”方式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实践资源。目前,全市联建共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90处,涉及综合实践、劳动体验、志愿服务等11个领域,其中10处被认定为省级基地。结合区域特色,通过先试先行打造“范式引领”活动样本,评选出市级劳动教育实验区3个、劳动教育实验校20所。组织开展校外劳动教育基地遴选工作,首批评选20处市级校外劳动教育基地。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劳动教育评价改革和资源共建共享,逐步构建起市县校联动、家校社协同、点线面多维的劳动教育新样态。我相信,劳动教育这颗种子必将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扎下坚实的根基,结出丰硕的果实。”日照市教育局局长孙燕说。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逄仁霞 房绍霞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上一篇: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了!一组数据带你看美丽中国新画卷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