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红星新闻网(记者 刘雨)9月8日报道都江堰,以水为魂、因水而兴,作为天府之源和“三遗”之城,肩负着成都平原水源涵养的重任。在这里,岷江水自世界水利工程“鼻祖”——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路南下,奔腾不息,至此,广袤的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应运而生。
(资料图片)
9月8日,由成都市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主办,成都传媒集团承办,红星新闻网执行的天府文化云讲堂来到了都江堰。在潺潺岷江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省李冰研究会会长彭邦本打开了历史记忆,与百万观众一起,探寻李冰与水的不解之缘,复盘李冰父子“驯服”岷江的过程,探索都江堰永葆活力、造福蜀地的众多奥秘。
评人:勤勉父子兵 治水不朽巨匠
活动开始,彭教授对世界水利文化鼻祖背后的“超级英雄”李冰进行了介绍,并讲述其与水的不解之缘。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也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
▲李冰像 东汉建宁元年(168年) 灌县 都江堰出土
据悉,李冰作为蜀中第一高官,丝毫没有官架子,上任时轻车简行赴蜀任职。一到任,他便拒绝了近百台“接风宴”,将精力用到关注底层民众的疾苦。“他在接到西蜀治水任务后,他与儿子以脚步‘丈量’岷江两岸,实地勘察,紧盯‘山、水、地’势的动静,从初始一个个弯弯角角的细微动向变化探究两岸至岷江源头长期的、有规律的连锁反应。”彭教授说,历经数月,李冰终于提出了“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一座屹立在岷江上,集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开始修建。
如果说“勤于政事”是从政者的职责所在,那么“廉俭”则是李冰的生活写照。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的8年里,李冰坚持住茅草工棚,睡简陋的木板床,每日辗转于修堰工地,与普通堰工一起早出晚归,同吃、同住、同劳动,还常常身先士卒,鼓舞着建堰人民的士气,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工程中的难题。
解事:“古科技”智“斗”江水
“都江堰为何能如此成功”“李冰应用了哪些‘科技手段’”,彭教授从多维度、全方位地解析都江堰工程“水润天府”的奥秘。
“首先,在工程设计方面,都江堰工程更是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科学境界。”彭教授介绍道,这一巨大的工程体系分渠首工程和灌溉航运系统两大部分,连接内江的宝瓶口使多余的江水无法流过,转而从紧接鱼嘴分水堤尾的飞沙堰溢入外江,飞沙堰高仅两米,自动横向溢排沙石于外江。洪水愈大,沙石排出率愈高,最高可达98%,可谓因仍自然,巧夺天工。
其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突出创举和显著特征,就是采用了与近世水利工程动辄修建拦河大坝截然不同的无坝引水工程模式。“这是一种符合水的自然规律的技术模式,是大禹以来古蜀水文化的悠久传统,都江堰工程则集其精华之大成。”彭教授解释道,其最具永恒价值的意义在于,它没有改变河流自然形态,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河流本身和流域自然生态,可以避免近代水利工程泥沙淤积、改变河流形态、流速,改变水质、生态、引起地貌变化甚至诱发地震等诸多难以控制的弊端,是极具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工程模式,对于当今世界无疑有深刻的认识借鉴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都江堰工程可谓是价廉效优。其建筑材料一般为竹、木、卵石等,均就地取用、价廉饶给;其施工技术简便易行,科学有效;其施工工具也为过去城乡常用简单器具。这些天然材料和工具的取用,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也甚为方便。由于无须大规模的加工生产,因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此外,用竹笼卵石筑堤和杩槎截流,是一种刚柔结合、以柔克刚的水工技术,可以灵活搭配组合,建成功能不一、各式各样的水利建筑物。杩槎施工搭建方便,拆除容易,不会留下任何破坏环境的遗物。散开的木料下次又可以再用,是一种资源重复利用率高、经济实效、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古老工程材料和技术。
东流之水,滚滚而去,稻菽芬芳,茵蕴四季……由李冰主持建造于战国时代公元前256 年的都江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正是有了它,清流浸润了千里沃土,才有了“天府之国”;也因为有了它,孕育了这个地区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塑造了成都人“上善若水”般的性格,以及安逸闲适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传承至今、历久弥新的天府文化重要特质。两千年前的设计,时至今日仍在泽福后世,滋养着成都这个天府之国。
接下来,天府文化云讲堂还将继续走进成都历史文化宝地,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与文化,助力成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世界文化名城。
X 关闭